行业聚焦

集团资讯

联系我们 CONTACT

中经国际影视文化传媒集团
电  话:010-64483026-8001
联系人:张女士
邮 编:100013
网 址:www.cebam.com.cn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土城路12号怡和阳光大厦B座6层

集团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集团资讯 > 行业聚焦 >

人性的呼唤,美好的享受

        由新疆艺术剧院歌剧团、上海戏剧学院联合出品的大型音乐剧《阿拉木汗传说》于2014年在亚欧博览会期间举行的中外文化展示上正式公开演出,该剧2014年获得国家首批艺术基金资助,经过修改打磨,该剧今年继续在新疆艺术剧院向社会公演,同时还作为今年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参演的本土剧目之一于7月20日、21日演出两场,圆满完成了在国际化舞台的首次亮相,经过三轮十几场社会公演后,观众普遍反映不错,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阿拉木汗的传说》是一部集音乐、歌舞等为一体的音乐剧,以维吾尔族音乐、舞蹈为基调,配合现代流行通俗音乐、现代舞台艺术进行呈现的大型剧幕。这是新疆近年来涌现出的一部舞台佳作。

     一、 阿拉木汗题材的来源
 
      《阿拉木汗传说》取材于新疆民歌《阿拉木汗》。它描写的是善良美丽、能歌善舞的姑娘阿拉木汗与英俊帅气的青年凯撒尔的爱情故事。“阿拉木汗住在哪里?吐鲁番西三百六……”
 
      《阿拉木汗传说》的来源在于民间近百年来的口头相传。据哈密、乌鲁木齐、吐鲁番、库车的维吾尔老人回忆,他们都听说过阿拉木汗的传说。笔者在哈密工作时(2006年),同事莫合麦提-巴拉提(时任哈密地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现任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有一天到我办公室谈起阿拉木汗是他的奶奶,他的大伯和叔叔还以阿拉木汗为姓。笔者后来采访了他的大伯和叔叔,并根据哈密民间传说,撰写了《阿拉木汗在哪里》一文,《山西文学》(2007年第3期)、《中国文化报》2007年4月、《新疆经济报》2007年3月都予以了刊登。
 
      放眼类似阿拉木汗的体裁,人们或可立即想起《艾力甫与赛乃木》、《青木丹的传说》等,这都是传颂在天山南北的维吾尔民间爱情故事,但唯有阿拉木汗的传说因为传歌人王洛宾先生编排的歌曲《阿拉木汗》成为脍炙人口被大江南北传唱的经典,至今为人们所喜爱。也由此,阿拉木汗成为新疆文化的一种象征,或者说,它呼唤的不是一个女性的故事,而是呼唤了一个民族向往和期盼美的向心力的故事。
 
      二、 音乐剧《阿拉木汗传说》的艺术价值
 
      一是本剧的创意非常值得肯定。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了新疆工作的总目标: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社会稳定需要各民族和谐相处,需要新疆祛除宗教极端思想的泛滥和蔓延,需要在新疆各族群众中树立现代意识、现代生活方式,需要体现这种精神的各类题材的文艺作品。《阿拉木汗传奇》应时而生,阿拉木汗与凯撒尔的纯洁、浪漫的恋情,与凯撒尔的叔叔的生死较量,都和她具有现代知识女性不屈服命运、追求人性真善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提升了阿拉木汗这个人物在整部剧中的文化分量。这部音乐剧,它所追求和强调的显然已经不再是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诠释,而是更多地在表达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幸福生活的追求。整部音乐剧充分展示了新疆各族人民热情善良、开放包容、和睦相处的禀赋。所以本剧契合于时代要求、社会要求、新疆的现实要求。
 
      二是视野开阔,包容性强,亮点多。亮点一:《阿拉木汗传说》可以说是集中展示了新疆山川之美、歌舞之美、音乐之美、爱情之美、人性之美,这是一部真正把民族歌舞艺术与现代艺术紧密结合的一部创新型剧目,开拓了新疆舞台表演艺术先河,同时探索了把古代与现代、高雅与通俗、地域与世界几者较好融为一体的舞台表演形式,显示了极强的包容性,充分诠释了现代文化理念。亮点二:歌曲与歌词令人耳目一新,如《生死相依》、《爱是一种力量》、《最美新娘》、《快给我力量》、《梦中思念》、《火焰燃烧吧》、《拥抱》等。尤其歌词非常精彩,如歌曲《不再是一个人流浪》在主人公凯撒尔口中唱道:我听见,她轻轻念我的名字/我看见,她如同花儿美丽芬芳/她是温柔故乡,让流浪的脚步停留/我一无所有,你可愿意牵着我的手?再如凯撒尔和阿拉木汗对唱:世界太大,大到如今才找到你。世界太小,小到整个世界都只有你。这完全是精彩之至的诗歌!特别是第二幕第二场无疑是本剧的最高潮,也是全剧矛盾展开的焦点,是整个音乐剧的“眼”。在这一场中,凯撒尔和阿拉木汗海誓山盟,尽情享受着爱情,二人都以为的短暂别离不料成为了永久的道别。而此时又风云突变,凯撒尔离开阿拉木汗去拯救牧民以及羊群,早已对阿拉木汗垂涎三尺的艾山伯克,他的妻子早日汗、凯撒尔的奶妈芭达木汗同时上场,三人各怀心思叙述心事,把全剧的气氛推向了顶峰,令人震撼!亮点三:培养了新疆本土演员。《阿拉木汗的传说》上演后,在2014年的演出中,剧中人物由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优秀毕业生及新疆艺术剧院歌剧团的演员出演。选择他们出演该剧是经过文化部门反复推敲的。虽然他们的舞台经验少,但他们具有演绎一部新疆风情大型音乐剧的基本条件,他们有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等艺术表演的底子,也有在国内顶尖艺术学校表演专业音乐剧的经验,他们对于音乐剧的认识相较而言会更加明晰和准确,他们知道舞台上需要保留什么、呈现什么。经过一年多的舞台实践最终也完成对新疆本土演员的考验和检验。当然,更重要的是把《阿拉木汗的传说》这部音乐剧的火种留在新疆,以供长期演出,成为展示新疆地域文化的一个著名品牌。
 
      三是整剧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应该说整体是非常成功的,美轮美奂,一唱三叹。音乐剧是个高端而小众的剧种。它的高冷,决定了向大众普及推广的难度较大。而音乐剧既包含舞蹈也囊括歌唱、表演,从表达方式,视听效果来看,观众的受众面是最广的。音乐剧中有大量现代元素,且其中的配乐建立在流行歌曲之上,会更接近现代人的审美。正如本剧导演雷国华所说:“新疆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是一个海纳百川、充满包容的地方。新疆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大量的具有一定历史背景的唯美故事,观众和演员有较为扎实的音乐和舞蹈基础,更重要的是新疆的文化本身就处在不断吸收、不断创新的一种状态当中。所以我相信这个从西方引进来的艺术门类,在新疆得到广泛展示后,新疆的观众会接纳它。”
 
      当然,剧中的瑕疵也是存在的。首先从选题来说非常好,但是故事的表达叙事稍许不足;其次,有些情节过渡有点生硬,如凯撒尔和暴风雨搏斗后紧接着是阿拉木汗的《梦境》;第三是对于鹰的定位不够清晰。但总的来说,瑕不掩瑜,是一出大剧、好剧、美剧!

       三、《阿拉木汗传说》引发的思考
 
      多年以来,新疆享有“歌舞之乡”的美名,一如为天下人所慕名的“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顶呱呱”一样为世人所推崇。但在文化上,新疆多少年以来却没有出现过像蒙歌、藏歌、蒙舞、藏舞那样可以引领的经典来,更不要说可以拿得出像《云南印象》这样的佳作了!原因在哪里?不找出这个原因,就很难发现制约新疆文化发展的瓶颈和问题所在。
 
       有民歌作为承载,这次音乐剧是一次探索,一个首创。正如本剧导演雷国华所指出的:“它的意义不在于做了一台戏,而在于把一个艺术观点、一个新文化融入到民族文化过程中,最后盛开出一朵舞台上的奇葩。”阿拉木汗的传说》最大的看点就是它有新疆深厚的文化作为支撑,它展示的东西类似《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它有歌剧的格局,有音乐剧的现代性和娱乐性,这无疑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认识,也是本剧之所以能够最终让人过目不忘的真正原因。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还是越是民族优秀的就越是优秀的?本人更赞同后者。新疆音乐舞蹈之所以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冲不到国内前列,最大原因恐怕就在于止步于过多强调于新疆民族文化本身的独特性,而没有看到文化的融合之美。历史上,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之所以成为全人类的经典,是因为对木卡姆不断的总结和创新,特别是吸收了十五世纪维吾尔著名诗人纳瓦伊的诗歌,包括优美的柔巴依,才使得木卡姆成为今天新疆文化的底色和重要代表。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新疆不乏厚重的民族文化资源,但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差异,包容不同,相互欣赏”,真正做到文化的交融、交流、交汇,真正做到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才可能走到时代的前列!
 
       汉唐时期,中华文明之所以领先与世界,跟海纳百川吞吐天下的胸怀息息相关!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到今天,一带一路的发掘与开发在于复制文化交流,放眼世界。这也说明一个真理,文化是需要交融交流的,是需要胸怀包容的。新疆文化只有站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上,敞开胸怀,不断吸收中华各民族乃至于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去芜存真,才有可能打造出新疆文化的真正名片!
 

\

\

\

\